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加快,企业从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必然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转化。这种变化要求物流活动从少品种、大批量物流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小数量的方式转变,从而使传统的以被动型“储存”概念为基础的以提高储存效率为中心的储存型仓库方式向现代的以主动型“流通”概念为基础的以提高客户物流服务水平为中心的流通型仓储方式转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选取某一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物流到达、储存、运出等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后利用Witness软件建立智能仓库服务系统仿真模型,以此确定智能仓库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整个系统运行的最优参数。并对研究对象现有智能仓库系统做出评价,给出进一步改善意见,降低仓储在物流中的运输和生产成本。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为进行仓储决策而进行的仓储系统仿真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实际中的应用更是很少。此种仿真,目的是为了进行合理的物流决策,如选址、拟定库存策略、运输路线选择、仓储配送中心设计与管理等,从而对物流过程的某个环节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系统的运行结果中,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库存策略选择应用上,胡幼华等人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了包含随机因素的批量制造库存系统,提出了仿真策略并建立了仿真模型,从而可通过系统仿真的方法来选定最佳批量制造库存策略。国外物流系统仿真研究在模型的建立和创新方面步伐较快,在仿真应用上也走在了前面。目前国外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整个供应链或者物流链的管理和控制,由于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大量地使用了计算机仿真作为研究工具。Foaester已经证明顾客需求的微小变化会使需求变化沿着供应链不断扩大,同时使系统产生不稳定性。Southal等人用一个离散事件仿真系统来评价不确定性数据对供应链性能的影响,如顾客订单、工厂交货周期等。仿真模型是SCSIM的评价部分用来评估应用供应链模糊分析模型所推荐的订货点和补充数量后供应链达到的性能,如需求满足率和总成本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0完成选题工作;
2022.11.30前 进行本课题相关调研与文献检索,明确选题的意义、把握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欲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
2022.03.17前 了解和熟悉智能仓库的工作原理、控制要求,设计witness模型,完成初稿及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 龚卫锋.基于物联网的军队智能化仓库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9):103-105.
[2] 田世海,刘笑静.智能仓库出入库系统优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5):1437-1440.
[3] 许晓伟,梁英宏,吴耀华. 面向仓储物流的建模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 12) :2335 - 234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