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采用近共振理论与变频控制技术对企业使用的振动磨装置进行研究,设计新型二级偏块振动磨机,不仅能达到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节能和降噪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瞬态振动强度和激振力,可以形成瞬态高振强振动粉碎状态下的粉体强碰撞行为,对于解决超微粉体的团聚、反粉碎、不细化等问题具有明显成效。
由于在发射端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球磨机的滚筒上,当球磨机工作时,带动球磨机上的发射端一起转动,使用有线传输信号非常困难,同时现场电磁环境复杂,磨矿工序包括以下强磁设备:一段磨机入口湿式预选为磁选,水力旋流器以下为一次、二次、三次磁选机及浓缩磁选,并且现场基础为钢结构,设备排列紧凑,导致无线通讯电磁干扰严重。
因此本文设计采用工业级无线射频通信完成信号的传输工作支承弹簧所组成[1]。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磨介共振运动就是分析重力场中磨介与磨体在铅垂方向的冲击周期,当磨介的冲击周期等于磨体的振动周期成为磨体振动周期的整数倍,并且磨介与磨体碰撞后又立即被磨体抛出,再开始下一周期的运动,这种运动情况即称为磨介共振运动。
振动磨可以分为磨体和磨介两部分,振动磨在稳定运动时,二者都作周期运动(磨体的运动轨迹为圆形或椭圆形)。
磨介由大量的研磨体(钢球或钢段)和充填在研磨体空隙中的被磨物料组成,在磨介与磨体冲击碰撞时,被磨物料起着缓冲作用,并吸收了冲击粉碎能量而达到粉碎的目的,因而磨介与磨体的冲撞是什么?激振力,激振系统的磨体在激振力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振动,使磨介在磨体内产生高领冲击与旋转运动,磨介与磨介、磨介与物料间相互冲击和研磨作用频繁而激烈,从而达到将物料磨细的目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国内非线性卧式振动球磨机总体及激振系统发展概况我国的粉磨设备有:球磨机、气流磨、雷蒙磨、搅拌磨、辊式磨和柱磨机等。
球磨机目前仍是我国水泥、陶瓷等行业的主导磨机。
上述这些设备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本身的弱点。
4. 研究方案
非线性卧式振动球磨机总体及激振系统由粉末筒体、激振器、支撑弹簧和驱动电机等部件组成[11]。
驱动电机通过挠性联轴器带动激振器中的偏心重块旋转,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激振力,使磨机筒体在支承弹簧上产生高频振动,机体获得了近似于圆的椭圆形运动轨迹。
随着磨机筒体的振动,使筒体内介质获得三种运动:强烈地抛射运动,可将大块物料迅速破碎;高速同向自转运动,对物料起研磨作用;慢速的公转运动,起均匀物料作用。
5. 工作计划
第1周 完成英文翻译,提交英文翻译给指导老师批阅。
第2周 英文翻译经指导老师批阅合格并确认后,译文和原文均用PDF格式,上传至毕业设 计管理系统。
译文封面用标准模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