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汽车油箱是汽车用于储存燃油的独立箱体,它属于汽车燃油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它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由于燃油是易燃易爆的液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液在油箱晃动会使有也温度上升,也更容易燃烧,同时在汽车遭受撞击时若油箱的焊缝精度不高导致燃油泄漏,将引起重大的爆炸事故。出于安全考虑,提高油箱焊缝的质量也是十分必须的。
在焊接时,上下合抱式的油箱一般采用圆环周边搭接缝焊,但是这种传统的焊接工艺也难以适应如今对焊缝精度的要求,而且焊工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技术难度高。因此,在生产中需要实现油箱的自动化焊接,才能提高焊缝的精度以及生产效率。这对企业加工水平的提高和汽车油箱零部件的精度提升由重要的意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关键问题
此次设计主要研究汽车油箱缝焊机的液压控制系统,从而本次课题中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液压系统中的工况分析:在开始设计液压系统时,首先要对缝焊机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其主要包括确定执行元件、运动分析。第二部分是制定液压驱动系统和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通过对汽车油箱缝焊机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分析,根据系统的技术要求及工况图,结合缝焊机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特性,设计出垃圾转运车的液压系统原理图。第三部分是液压系统的计算、设计和选择液压元件,完成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通过参数合理选择液压元件和设计非标准件。第四部分是验算液压系统性能,若发现问题,则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修正或重新调整。只有解决好课题中的关键问题,才能完成好垂直式垃圾转运车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2)难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有关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期刊、学术论文、专业性网站以及相关的科研报告。
国内金属油箱爆接设备的控制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大,比如我国焊接自动化率还不足30%发达工业国家已经达到80%,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就在国外发达国家幵始普及,而这个时候我们国家才刚刚起步,1996年底,发达国家服役的焊接机器人超过34万台而我国到了2009年末才31400台左右。20世纪90年代,我国焊接界把实现焊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为战略目标,发展焊接生产自动化,研究和开焊接生产线及柔性制造技术,近年来有许多科研单位、工厂、学校正在充实这方面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1999年孙立权等人发表的期刊《汽车油箱自动焊接液压传动系统》中,他们采用的自动循环是:夹紧缸Ⅰ夹紧→点焊进给缸Ⅱ快进→慢进→点焊→退回。
4. 研究方案
(一)文献分析法
液压系统的设计必须以大量的阅读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为分析的立足点。通过查阅各类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奠定坚实地理论基础。
(二)方案分析法
5. 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前一学期末完成英文翻译,收集、查阅、文献资料并准备开题报告。
第1周 完成英文翻译,提交英文翻译给指导老师批阅。英文翻译经指导老师批阅合格并确认后,译文和原文均上传至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译文封面用标准模板。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2周 开题报告经指导老师批阅合格并确认后,开题报告封面用标准模板,上传至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