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人们迫切呼唤建立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渐取代以污染严重、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适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光伏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巨大、不会枯竭、无污染、无噪声、安全可靠、建设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在近几十年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及其相关产业也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目前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
解析法的计算量和系统规模呈指数关系,所以适用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小型电力系统。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计算量与系统规模无关,且容易模拟各种实际运行的控制策略和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定义[1]是: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提供电力和电量的能力的量度,包括充裕性和安全性两方面。
充裕性:又称静态可靠性,指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在系统元件额定容量、母线电压和系统频率等允许范围内,考虑系统中元件的计划停运以及合理的非计划停运的条件下,向用户提供全部所需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安全性:又称动态可靠性,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例如短路或系统中元件意外退出运行等突然扰动的能力。
4. 研究方案
1、查阅资料,确定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方法及其步骤;2、根据系统可靠性评估标准对光伏发电进行建模;3、基于计算结果对含光伏的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4、引入储能系统,将光伏发电系统与之结合,进行储能建模;5、对光储联合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研究引入储能后的影响。
5. 工作计划
第1~2周:检索文献、广泛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第3周:完成外文文献翻译,撰写论文提纲;第4~5周: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方法及步骤;第6~7周:光伏发电的建模方法和含光伏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步骤;第8~9周:实现算例分析;第10~11周:完成设计成品;指导教师检查成品;第12周:成品定稿;准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