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777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自2001年起开始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6年12月23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简称国六标准。
与国五排放标准相比,国六标准除了排放限值更加严格,还有其它诸多不同之处。(1)排放测试循环发生变化。测试工况从NEDC循环变为 WLTC 循环,能更好地反映实际道路的驾驶行为特征和实际道路驾驶下污染物排放水平。(2)污染物测试种类增加及限值加严。点燃式与压燃式车辆采用同样的限值要求;要求限制的气态污染物增加了N2O;对所有型式轻型车的 PM 和PN均提出要求。(3)排放测试程序要求细化。调整了测试温度要求,提出了测试质量的概念,加强和改进了道路载荷确定程序,明确了车辆加油要求、电池充电要求,对手动挡车辆比国五基于车速固定换挡点更合理。(4)增加了实际道路行驶排放(RDE)。能更精确地反映轻型车的实际道路排放水平。(5)强化了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要求。主要针对突出的汽油蒸发排放问题。(6)加严了OBD 控制要求。全面提升对车辆排放状态的实时监控能力。为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需要从发动机机内净化技术和机外净化技术这两方面入手,而后者主要就是采用后处理装置对尾气进行净化。
在机内净化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原有发动机产品基本上无法满足国六排放要求,发动机本体的强度需要大幅提升,还需要升级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而在后处理技术方面,对于汽油机而言,以往采用的三元催化转化技术虽然能有效降低气态污染物CO、HC和NOx的排放,但针对国六标准新增的PM 和PN要求就无能为力了。为此,需要对发动机本体进行升级,再增加CGPF等后处理装置。对于柴油机,以往单一的后处理装置如DOC、DPF、LNT和SCR并不能完全满足排放要求,需要对几种后处理装置进行组合或者集成。还需要对后处理系统的转化效率、结构设计及成本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设计是在结合实际项目的基础上,针对即将实施的中国第六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得国内外轻型车企业在国六阶段将采用的技术路线,对比分析各种技术路线的优劣,确定一条最佳的技术路线。通过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软件完成某款面向国六轻型车排放后处理装置的建模仿真,对不同排放技术路线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检索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完成技术路线的调研及分析。
(2)翻译与课题相关的外文资料约2万个印刷字符,译成中文不少于5000字。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8.12.29-19.1.6学生在系统中填写选题志愿,指导老师和学生双选。
19.1.9-19.1.13 教师确定指导人选,对未选好导师的学生进行调剂分配。确定选题志愿、校内搜集资料、消化资料。
19.1.6-19.1.19 赴校外实习、搜集设计资料,并整理实习日记、实习报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李晶,钱铮.某汽油车颗粒捕集器设计研究[J].时代汽车,2018(08):64-67.
[2]温任林,温云捷.基于NOx-MAP的SCR闭环控制方法降低NOx排放的研究[J].柴油机,2018,40(03):6-9 20.
[3]胡雷,全轶枫,宋博,胡志远.满足国六排放的缸内直喷汽油车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38(09):3496-350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