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互联网更高程度的普及也使得旅游目的地在网络上的形象塑造对提升自身旅游竞争力变得格外重要。旅游网站上的旅游游记和评论文字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最大反映,因此,对这类网络文本的分析可以得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大致感知形象。苏州市地处江苏省最南部,是一座拥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截至2019年年末,苏州拥有两个历史文化名城,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苏州的旅游行业发展向好。2021年,界面新闻发布的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显示,苏州排名第12位,相较于去年下降一位。对苏州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研究,找到目前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所在,可以更好地提升苏州市的旅游竞争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爬取游客关于苏州市的旅游游记以及游客对苏州主要景点的评价作为研究的文本内容,利用词频统计、绘制词云图和情感分析,分析游客对苏州市的整体感知印象以及总体的情感倾向,找出苏州市目前在旅游形象塑造方面存在具体的优势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理论指导,也为更好地挖掘出苏州市的旅游潜力提出相应的建议。这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条件和体验感受,也能提升苏州市的旅游竞争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有关网络文本的旅游研究集中于网络信息对游客自身决策的影响以及旅游目的地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 Choi Soojin 、Lehto Xinran Y和 Alastair M.Morrison集合各种网络信息来源,通过分析澳门旅游官方网站、旅行社网站、在线旅游杂志以及博客上与旅游相关的内容,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澳门在互联网上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并在对各个网站上投射出的澳门旅游感知形象对比后,发现了其中的差异来源于不同网站拥有不同的目标受众,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成多样的感知形象的重要性。Svetlana Stepchenkova和Alastair M.Morrison分别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旅游网站上收集关于俄罗斯旅游的相关信息,通过对比他们所提及最多的地方以及所展现出的俄罗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不同,对俄罗斯的旅游形象塑造提出有关改进建议。Aram Son为探寻西方游客视角中张家界风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搜寻了大量的旅游博客文本,从如何提升西方客户满意度的角度对张家界风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出了改进建议。Anastasia Arabadzhyan、Paolo Figini和 Laura Vici在社交平台上搜集与旅游相关的帖子中的图像,利用视觉对象识别工具,将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与几个欧洲岛屿旅游相关的约860,000张图片,转换成为本文标签,来分析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研究在逐渐增多,阅读大部分参考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主要的研究方向大体分为对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景区和对整体城市旅游的研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与改进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景区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参考建议。 在自然景区方面,黄胜男从携程网上筛选出96篇有关黄山风景区的旅游游记,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感知主要集中于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对人文资源的关注有所欠缺,这与黄山风景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地位不符。张高军、李君轶、张柳在各网站以华山风景区为主题的网络游记的基础上,还收集了网络上相关的负面评价,主要研究游客对华山风景区的正面感知形象和负面感知形象来源于哪些方面,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徐松浚,汗克孜买买提依明利用“认知-情感-整体”旅游形象模型对广东省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旅游环境、旅游景观、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与设施4个维度的形象分析。在城市旅游方面,张燕以合肥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形象进行感知分析,发现游客的积极感知主要体现在“好吃”、“美丽”等方面,消极感知主要体现在“拥堵”、“没特色”等评价上。陈晓兰从人口统计学特征、人-人感知系统、人-地感知系统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哈尔滨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研究,总结出目前哈尔滨市存在的六大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方法的运用上,基于网络文本的词频统计是研究者常用的方法。肖亮、赵黎明对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上关于台湾旅游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利用词频统计,研究不同网站上台湾的感知形象。雷雅钦,王波,刘俊,赵莹提取文本中的高频词,绘制游客感知偏好的标准差椭圆,可视化游客感知的偏好,分析成都旅游形象的时空变化特征。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将词频统计与扎根理论结合分析目的地的旅游形象。蔡礼彬,罗威通过采集夏威夷游记,利用扎根理论构建出夏威夷的旅游形象感知模型,再通过对高频词的统计,对各个方面进行更深刻地认知分析。王敏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 软件,对文本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提取分析,绘制语义网络图,再利用扎根理论对负面评价进行概念化分析,研究游客对殷墟的负面感知主要来自哪方面。 对比方法的运用,在旅游形象的研究中也十分常见,刘梦圆在利用网络文本对南京的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研究的基础上,与政府文件及相关政策中凸显的南京官方旅游形象做对比研究,透过两种形象错位部分体现出的形象差异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李晓在对大同市的旅游形象的研究中,在搜集到的网络文本的基础上,亲赴大同对当地游客进行访谈,结合搜集到的访谈文本中体现出的大同市旅游形象与网络文本中体现出的大同市旅游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进一步验证网络文本分析的可信度。从上述研究综述来看,国内外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研究正在蓬勃发展阶段,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方法引入,软件的使用种类也在逐渐增多,他们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提升或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但对于不同的旅游城市和景点的具体研究会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现状而异,目前,关于苏州市的整体城市的旅游形象研究较少,因此,基于旅游网站上关于苏州的网络游记,研究苏州市的整体旅游形象是有意义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1.10.20完成选题工作
2、2021.10.20-2021.11.11 完成开题工作
5. 参考文献
[1]Choi Soojin and Lehto Xinran Y.and Morrison Alastair M.Destin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 on the web: Content analysis of Macau travel related websites[J].Tourism Management,2006, 28(1):118-129.[2]Stepchenkova S , Morrison A M .The Destination Image of Russia: From the Online Induced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6, 27(5):943-956.[3]Dioko L , Son A . International tourists'''''''''''''''' image of Zhangjiajie, China: content analysis of travel blog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 2011, 5(3):306-315.[4]Arabadzhyan A ,Figini P, Vici L . Measuring destination image: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visual data mining. A methodological proposal and an application to European islands[J].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2021, 20(2):100611.[5]黄胜男.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安徽大学,2014.[6]张高军,李君轶,张柳.华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游客网络日志的文本分析[J].旅游科学,2011,25(04):87-94.[7]徐松浚,汗克孜买买提依明.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广东省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形象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1,17(03):18-23.[8]张燕.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安徽大学,2017.[9]陈晓兰.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1.[10]肖亮,赵黎明.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24(03):75-81.[11]雷雅钦,王波,刘俊,赵莹.基于游客感知的成都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演变研究[J].热带地理,2021,41(05):1110-1119.[12]蔡礼彬,罗威.基于扎根理论与文本分析的海洋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以夏威夷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9,28(04):201-210.[13]王敏.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殷墟旅游形象游客感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05):115-119.[14]刘梦圆.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南京市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15]李晓.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同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16]武传表,张珊珊.游客负面口碑对大连滨海旅游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基于游客网络点评的文本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07):101-106.[17]刘海,雷彬.国内外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8(30):59-60.[18]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06):563-568.[19]吴雪飞.旅游目的地形象、网络口碑与顾客忠诚的关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04):37-40.[20]周娟.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地形象塑造[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3):353-35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