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2022-08-16 17:45: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过程日趋复杂,过程的严重非线性性、不确定性、多变量、时滞、未建模动态和有界干扰,使得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单一应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难以满足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而模糊控制则无需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且模糊算法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家所提供的模糊信息知识,处理那些定义不完善或难以精确建模的复杂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考虑到模糊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延、干扰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并结合输入延时的采样控制方法,对T-S模糊模型的非线 性系统采样控制进行研究。

并通过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对采样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进行控制器设计,得到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的稳定性判据,通过实例得到所允许更大的采样周期,并提高了采样控制器的采样稳定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自1965年,控制论专家L.A.Zadeh提出了模糊理论及模糊集合控制以来,模糊控制便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和研究,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应用和发展更是带动了模糊控制的发展。1974年,伦敦大学将模糊控制器成功应用于蒸汽机的控制,这成为模糊控制理论得到实际应用的标志,随后模糊控制器被日本等国家应用于空调、吸尘器和自动洗衣机等家电中,使得模糊控制得到飞速发展。

国内:陈建勤等人为了克服由于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线性模糊辨识法,得到了模糊自 适应控制系统。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0日(本学期第十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2月11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9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M].修订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6-32.[2]王建辉,顾树生.自动控制原理[M].修订4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266-294.

[3]诸静.模糊控制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4]刘署光,王志宏,费佩燕,等.模糊控制的发展与展望[J].机电工程, 2000, 17(1):9-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