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振弦式传感器是岩土工程中埋于大坝和建筑物能长期给出可靠数据的一种传感器。
它结构简单、长期稳定性好、精度和分辨力高,输出为频率信号,可以与微机直接接口,便于远距离传输,特别适用于远程监测。
在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中,振弦式传感器测量单元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测量振弦式仪器的频率和温度这两个参数,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存储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1、测量单元的测量数据是要传输到上位机上,观测人通过与上位机的交互来监测传感器获得信息,所以如何建立人机界面的友好性这就给本次设计带来了难点。
2、如何通过软件去稳定和准确测量振弦式传感器的温度和频率;测量被测量之后,如何去判断被测量的数据是否正确;如何通过软件去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另外怎么去观测测量单元电路和振弦式传感器的运行状态也是值得考虑。
3、数据存储过程中数据是否会在传输的过程中丢失,所以需要通过何种方法去保证数据储存与传输是的可靠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振弦式传感器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电量电测的传感器。
钢弦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抗干扰能力强、测值可靠、精度与分辨力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其输出为频率信号,便于远距离传输 ,可以直接与微机接口 ,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测试中。
1 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振弦式传感器由定位支座、线圈、振弦及封装组成。
4. 研究方案
四、方案(设计方案、研制方案、研究方案)论证:系统由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单片机进行系统的数据采集,然后在液晶上显示当前的温度和频率值,晶振和复位电路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调试电路为485电路,既可以进行系统的调试又可以进行远程485通讯,电源电路为系统进行供电。
5. 工作计划
五、工作计划:第1周:基本资料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学习;第2周:需求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学习振弦式传感器测量方法;资料译文提交;第3周:学习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数据采集单元的基本功能;开题报告提交;第4周:完成系统的功能框图和外围接口布置图;第5周:熟悉Keil C51编程环境,进行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第6周:进行软件的详细设计,完成系统主程序的设计; 第7周:进一步进行软件的详细设计,完成系统基本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第8周:完成系统与上位机交互的通信程序的设计;第9周:整个系统程序的完善与联调;第10~11周:进一步进行系统地测试,资料整理,撰写修改毕业设计论文;第12周:提交论文,资料整理,准备答辩;第13-14周:论文评阅,参加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