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非接触式的测量距离的原理与方法有很多种。
如激光测距、红外线测距和超声波测距等。
这几种方法现在发展都相对成熟,但是激光测距虽然精度高,但造价高昂维护成本高。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题的关键问题在于以下几点:1.设计流程的选择,实现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所需要使用的相关元器件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
2.相关元器件和单片机的理论学习。
在论文题目选择完毕时,必须根据所选择的题目开始搜集资料来了解相关单片机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知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目前市场上普通的超声波测距系统,一般采用发射单超声脉冲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测距精度和可靠性等方而的研究已较成熟。
但是当它采用较高频率超声波时,会因空气吸收而较快衰减,导致有效测量距离降低,在通过降低频率以增大测距范围时,测距的绝对误差又会增大。
因而该方法存在测量分辨力和有效作用距离的矛盾,极大制约了超声波传感器应用领域的拓宽。
4. 研究方案
经过对文献和实际案例的分析,我认为可以通过STC89C51单片机处理控制,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给单片机输入,单片机输出最终在四位八段共阳极数码管上显示测得数据。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又分为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基本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的时间差来计算得出距离。
由此可利用时差法来计算出所需要测量的距离,就可以通过代码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来解决这个时间差的问题。
5. 工作计划
第1周:选题,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工作,列出阶段的实施进度计划;第2周:查阅资料及相关文献,提出设计方案,进行方案论证;第3周:撰写开题报告;第4周:查阅资料,进一步完成方案论证,熟悉单片机开发工具;第5周:进行初步硬件设计、熟悉单片机开发工具;第6周:绘制电路原理图,准备期中检查;第7周:进行软件设计,绘制流程图,编写程序;第8周:编写调试程序,进一步修改完善原理图和程序;第9周:制作电路板,硬件调试;第10周:系统调试,撰写论文,提交论文初稿;第11周:进一步完善系统,提交论文终稿及合格的论文检测报告;第12周:评阅教师评阅论文;参加答辩;第13周:检查毕设文档;毕设结束。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