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商业银行陆续开办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组织)个人消费目的(非经营目的)的贷款。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适应金融体制改革、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全方位变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开创了个人与银行相互融资的全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外悠久的发展历史证明,个人消费信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转变国内居民的消费导向,从而进一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消费信贷范围小(主要面向中高收入者),竞争压力大(各类借贷平台层出不穷)等等问题,使得中低收入消费者可支配收入过低且风险过高,带来总体消费倾向较低,消费资金安全无保障,并抑制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推进我国由以往的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的需求拉动得经济增长转向由消费需求拉动得经济增长,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问题的分析及完善显得十分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数据(以宁波银行南京分行为例)及其存在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并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的来源与发展,最后对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的前景提出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人的消费需求。因此,消费信贷种类不断增多,以满足消费者们的消费欲望,但这也使得信贷风险不断加剧。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信贷体系,我国信贷业存在起步晚,基础差等弊端。如何做到在稳定风险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事业的发展,是增加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如何有效的将消费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其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引言(1)背景分析以及研究意义(2)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消费信贷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并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消费信贷机构也逐渐兴起。关于个人消费信贷的研究,学术界从商业银行信贷理论、个人消费模型以及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等方面为研究方向,通过消费选择理论,Duesenberry 提出得相对收入理论, Freedman 提出得持久收入理论和Modigliani 提出得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等和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相结合,对消费信贷展开研究。在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上,也产生了真实票据理论、收入预期理论以及资产负债理论等综合研究成果。
中国消费信贷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组成的贷款业务体系。其中住房信贷占据消费信贷中的第一位,汽车信贷占据第二位,而信用卡消费信贷以及助学贷款等其他信贷业务,虽然金额较小,但是发展前景却很良好。陈敏,刘小辉针对中国消费、经济增长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出通过消费信贷可以对消费加以刺激,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李霁媛在大数据背景下得出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基本采用的是纯信用无担保的模式,其风险分析过于依赖模型构建,而模型本身就有待完善。王际坤基于长尾理论,在我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下得出消费信贷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应面向更加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古跃指出银行商业应大规模使用数据分析应用。辜嘉琪着重指出应完善政府法规制度,银行规定等方面来防范风险等。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30日-2022年12月10日:完成选题
2、2022年12月11日-2022年12月31日: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陈敏,刘小辉.实证分析:消费信贷的宏观经济意义[J].商业研究,2002(5)
(2)郭小林.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3)李霁媛.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