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第二产业逐渐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变,大量的企业减产、停工、外迁,导致城市中许多旧工业厂房被遗留下来。起初,城市大力开发新建建筑,被遗留的旧工业建筑旧不受人们重视,被闲置被废弃。谈到旧厂房改造设计的兴起,不得不先了解其产生的原因。电子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标志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以大机器大厂房为生产阵地的传统工业形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欧美国家旧厂房的改造始于于20世纪60年代, 在能源、经济、资源、环境和历史保护的思潮中逐渐萌发壮大,到了七八十年代时,旧厂房改造利用已经相当普遍。就国内而言, 改造和利用旧厂房的起步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各个城市的主管部门还在致力于旧建筑的拆迁。整体的改造重新利用意识还很淡薄,只有少数个人和企业进行了尝试。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旧厂房的改造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国对旧厂房改造利用的先例首先出现在了一些一线城市。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8号桥时尚创意中心、泰康路艺术街道等。此外,武汉地区近年来正在兴起和完善的汉阳824艺术区、楚天181文化创意园、“江城一号”文化产业园,也是研究旧厂房改造的极好范例。
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对南京老烟厂的改造和提升,开展从资源调查、功能策划到空间规划和建筑环境营造的全过程更新改造设计,构建以工程设计为主体、以创新设计及工业设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现代设计产业集群体系,建成区域功能明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多学科视角,从多角度切入,用多样化成果,回应多层次的城市问题。1.对南京老烟厂进行改造升级,使之转型为设计创意园区,形成以工程设计为主体,创意设计和工业设计为两翼的现代设计产业集群体系;2.围绕“城市硅巷”打造,南京作为“设计之都”的名片;3.创造围绕设计产业的新社区、新业态,以跨学科视角、多角度切入,为城市提供更丰富的融合性和多样性;4.为设计者自身而设计转型后的园区,面向国内外设计师开放,成为设计师的家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相关现状:
基于对国内现有的一些旧厂房改造案例的研究不难发现,虽然这些旧厂房所处地域各不相同,旧厂房建筑的形态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但是在这些旧厂房改造的案例之中,在对于界面的处理上都有着一些共同的整体思路。这个整体思路是沿着旧建筑如何适用于新的功能而展开的,旧厂房建筑无论是在空间规划或是界面处理上都应符合新功能的要求。对于各个界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旧界面向新界面转换的一个过程。
旧工厂的立面所包含的因素包括墙面、门窗以及建筑竖向结构的其他构件。旧厂房立面的改造就要针对这些因素进行。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12月31日:毕业设计方案设计阶段,搜集资料、调研、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和初步方案设计。
2022年1月1日至3月20日: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毕业设计方案深化创意阶段。
5. 参考文献
[1]张敏, 杨超. 论传统工业厂房改造设计[J]. 山西建筑, 2011, 37(18):7-9.
[2]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 刘伯英,李匡.建筑创作. 2006(0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