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
课题是生命体验空间设计,子课题以死亡为核心,分为“停顿”和“镜像”两个子课题,展开设计探索。目标是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体验让人们感知生命可贵,珍惜生命。
近年来,自杀和伤害他人生命的案件、自杀人员逐渐低龄化的现象值得社会各界人士深思,是否各界对于生命意义的相关教育太过薄弱,得出结论——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推进刻不容缓。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设计内容:
以死亡教育为切入点,运用多种学科合作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座以生命认知体验空间为主公共性建筑物,以期待人们对生死、生命产生思考。本课题拟完成的达到的目标包括:
1、以生命认知为主题,运用跨学科合作的表现形式,期待人们对生死、生命产生新的思考;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在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加入情感因素,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情感设计,这些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是从人的情感为出发点,例如感性工学、叙事性空间和体验设计等设计理念。国内外对人的情感体验的理论研究上,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案例的积累,得到了一定的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叙事性空间设计的研究严格上来说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叙事性建筑研究在此期间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与实践。在1983年英国建筑师尼克#12539;寇替斯( Coates,N)组成了设计社团:今日叙事建筑(NATO),他率先将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进行跨学科实验。到了2000年替斯出版了《Narrative Architecture》来进一步系统的阐述叙事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斯蒂文#12539;尔( Steven Hol1)在《锚》中认为叙事性在空中的体现不仅是对行动与实践本身的再现,更是对体验者在场所中经验性的再现,对于叙事性尔总结道,叙事是读者处理文本、作者处理材料、心灵处理经验数据所得来的“认知结构”。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索非亚#12539;莎拉( Sophia Psarra)在2009年出版了《建筑和叙事空间与其文化意义的建构》一书,本书主要研究的是一下三点,其一通过叙事如何认识建筑空间,其二如何通过叙事理论来建构空间秩序,其三叙事性对于社会文化意义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本书是当代建筑叙事学理论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为叙事性建筑设计提供了研究依据,也使得叙事性建筑拥有了相对独立的领域。保罗#12539;伯苏(Paul Bas)的Narratives In A Landscape》书中从景观的角度讨论了叙事与记忆的关系,从景观的场所到草木都对体验者有着情感与体研上的影响。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也有一批学者与建筑师在对叙事性建筑空间进行尝试。张水和在其著作《作文本》、《非常建筑》中第一次在国内提出了建筑空间与叙事的联系,在两本著作中不仅阐述了实际项目还收录了学生时代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以建筑的语言来编排和演绎事件与空间,都很有叙事性的意味,实际项目中也常常运用到叙事的手法,像北京柿子别墅、和空间装置“第三察局”和舞美设计“竹林七贤”。王澍在访谈“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中提到建筑是可以叙事的。他的作品同样充满了诗意与文人意蕴。他注重自然之道,称自己的作品为本土叙事,是对于中国建筑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和现代的全新认识。清华大学副教授方晓风从异常视角、话语移位和变形、情节的特殊组合等方面,分析研究了从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的之中所体现的叙事表达。张楠、刘乃芳、石国栋在《叙事空间设计解读》中对叙事空间设计进行了系统概括,并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以叙事学理论和和城市故事论为理论基础,用 Mapping地图分析法来分析城市的叙事空间。室内设计师吴俊在文章《叙事:一种室内设计的手法》中,针对室内设计进行了室内空间叙事设计手法的尝试,归纳了室内设计中的叙事方法,并尝试运用到空间中。LCD在2015年主办的叙事建筑工作营,运用《Invisible City》(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作者的思维方式,基于真实场所,来叙述北京城市中的明与暗,使用场景编排等手段对空间设计进行实验性尝试。将 Bartlett建筑学院的先进教学模式以工作营的形式在国内进行实践教学。 而现有国内的上海“醒来”体验馆,是以戏剧化代入的体验方式,以旁白解说的方式让体验者做出一系列选择,最终会进入一个空间体验的部分,从而引发人们的深思。但是以旁白解说的方式并没有强烈的代入感。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于空间中的叙事性表达从各个角度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叙事性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的相关研究则缺乏一些系统的整理,这一部分有待完善与研究,也是作者本文所研究的重点。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时间是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大量查阅相关书籍,补充未掌握的相关知识。 2、方案阶段——时间是2022年12月-2022年1月。根据搜集的资料找到设计的切入点、确定方案的总体风格定位和设计理念,构筑初步方案。 3、初稿阶段——时间是2022年1月-2022年2月,确定设计方案,方案深化。 4、深入阶段——时间是2022年3月,方案深化与实施、完善立面方案、剖面方案、制作主要效果图。 5、完成阶段——时间是2022年4月-2022年5月,完善方案,检查图纸,进行最后的细节调整,制作展览的展板模型等,准备答辩。
|
5. 参考文献
[1]陈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2]戴西超.压力的本质及来源:基于个体特征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9,(5):56-62.
[3]都林林.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究用于等候功能的室内空间设计[D].东华大学,20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