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图谱。聂璜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生物。《海错图》共四册,现三卷藏于北京故宫,一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海错图》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其中的动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聂璜的严谨精神,使这本书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而且每种生物所配的文字,既有观察记录,又有文献考证,并配趣味“小赞”一首,读来令人兴致盎然。图谱笔触细腻艳丽,收录的海洋生物中除却威风凛凛、憨态可掬、真实存在的海洋生物,更有光怪陆离的各类口耳相传的神秘生物:凶猛食人的海蜘蛛、头生双角的潜牛、鳖身人首的海和尚……这些或存在于海中或存在于想象中的生物,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神采奕奕,跃然纸上。在原图中,绘画只占篇幅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聂璜对每一种生物、物产所作的考证与描述。通读下来,内容丰富异常,除却较为普遍的对生物产地、习性、外貌特征、烹饪方式的记述外,更有很多福宁沿海一带的坊间传说以及作者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感怀。 每篇文字长短不一,但都以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赞作为总结,让人有种置身神妙深海世界的感动,画卷上的悠悠古意让人们的记忆渐乎色彩翩然,重新迸发对不可知事物的探求心与想象灵光,在感叹造物神奇之后,多了一分对海洋、对世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这种神秘正是吸引我去研究它们的动力所在,并将它们表现在平面作品上呈现给人们。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过对《海错图》这本书的深入了解,探究作者所描绘的各种海洋生物特点,并且采集提取精华,在作者已创作的图形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考,通过整合与再次创作,设计出新的关于《海错图》的系列文创衍生物图形。
如何将它们在原作者非常优秀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此具有一定的考验。因为这将使得我去了解一个我并不熟知的领域。没有找到其他角度来思考如何更加完美的结合,所以在两者的结合上可能会趋于古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次选题的最终呈现方式是《海错图》文创产品设计,其核心是以《海错图》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目前,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设计品种多、产品更新快、文化附加值高;近年来国内的文创产业也发展迅速,但产品多不够地域特色化和研发系统化,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包装设计方面更是有所欠缺。我们国家的艺术创意产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能够和发达国家相比的只有现在的北京、上海、深圳等这几个城市。这里需要我们借鉴西方的一些经验,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都只是针对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国门,大部分国内加工制造的产品都只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
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当做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文化创意的真正含义却缺乏人们认真的思考,例如把这个产业和现在的商业模式化运作相统一,发掘新的和潜在的资源,我们需要提高我们的认识层面。在世界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既要和本国的同行竞争,又要和国外的企业相角逐,创意人才缺失才是前提和关键,雄厚的人才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过程可分下列五个阶段:
1月:积累--收集表现形式,新材料,新概念的设计语言形式,以及传统表现形式,对比创新突破。
2月:实践文化采集,听听每一代人和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与观察,采集民间艺术创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的见解和认同。解决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深入探究《海错图》中作者所创作的生物绘画,形成自己的设计思维。
5. 参考文献
[1]周振华.城市转型与服务经济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02).3,4,6,页 [2]景亮.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的上海创意产业生存模式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1)43,45页
lt;!--[if !supportLists]--gt;[3] lt;!--[endif]--gt;时丽华.创意产品设计——产品包装系列[J]. 艺术品鉴. 2016 (06)
lt;!--[if !supportLists]--gt;[4] lt;!--[endif]--gt;张辰亮.海错图笔记.中信出版社,2016(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