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的理由:
妖怪文化是东方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门类,不同于西方的巨人、妖精、吸血鬼或者怪物文化,东方的妖怪们形态更加丰富,种类更加庞大,其所能代表的文化功能现象及地域特征也更为突出。伫立在这片被长长久久浸泡在传统文化的土地上,不免对那些具备民族及地域特征的妖怪抱有深刻的感情:雷峰塔下的白蛇,涂山的九尾狐与花果山的石猴等。毋庸置疑,它们都被深深烙印上源自这片土地上某些不言而喻的东西,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诚然,妖怪这一物种在千年史册中,是不入流的坊间茶肆之谈,但只要进入了东方文明的范畴,你便不能绕过“妖怪文化”这一充满神秘吸引力的禁忌领域。
“妖怪”相比“神祇”更为贴近市井,更为丰满地体现了民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相比高高在上的神明与宗教信仰,是更加无拘无束、生动活跃的存在,五千年以来那些被遗忘许久,但本身与我们的文明一样源远流长的幻想种群——中国大地上的妖怪们。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对中国妖怪文化体系的梳理和分析,汲取我国志怪、传说故事的营养,从现代视角出发与传统承袭碰撞出新的火花。妖怪与现代人们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打破一些人们对妖怪固有的认知,使妖怪的形象更加丰富。围绕妖怪文化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多角度思考和发掘更多的可能性。以插画的方式展示妖怪们绮丽的故事画卷。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中国妖怪文化需要当今社会的认知,提升妖怪文化的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的文化领域分类中,“妖怪”往往被分类与“神话传说”门类之下。潜明兹教授于《中国神话学》一书中提到,无论中外有多少神话分类,然而其最常见的无外乎两种:自然性神话与历史的神话化。这在妖怪学中也同样适用——即所谓自然性的妖怪和历史化的妖怪,前者是古代先民对不思议之物的理解性重塑,后者是民间在传播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所加入情感的再创作。前者的代表有《山海经》中的种种远国异兽,后者则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前者可以说是巫文化的余韵,而后者则是世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国内与妖怪有关的插画作品比较出彩有:90后的插画师杉泽用三年多的时间,以《山海经》中的异兽资料为主要素材,以全新的现代审美绘制成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画作,集合出版为《观山海》,为华夏上古志怪传奇插上另一种想象的翅膀。他的画作细腻精致,画中妖兽神色灵动。他的画有个特点,画中的妖兽没有瞳孔。还有一位水墨画家,虽不是专门创作妖怪题材的画作,但她也有与妖怪相关的作品。她笔墨之下有种不仙不佛不妖魔的飘渺玄幻感。《中国妖怪大全》这本书的封面就是她画的,还有很多电影海报如:《画壁》、《大护法》、《鬼吹灯九层妖塔》、《九州海上牧云记》、《西游伏妖篇》、《奇门遁甲》、《盗墓笔记》、《西游记女儿国》。张渔笔下的人物,总有种让人挪不开眼的魔力,仿佛顷刻间就会从纸上跳脱出来,站在你面前。每每凝视,便觉炫丽感迎面袭来。
在日本学界,妖怪因为其形成原因被粗分为“传承妖怪”和“创作妖怪”两大系统。古代传说中的妖怪在民俗学当中大多属于“传承妖怪”。在日本,关于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可以说,妖怪文化时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八世纪,在妖怪画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的鸟山石燕,从中国传入的《三才图会》受到影响,搜集大量传统日本民间故事作为素材,卿其一生完成《画图百鬼夜行》共描绘207种妖怪,画面生动活泼,流畅细腻的笔触抓住了妖怪的神韵。一个个跃然纸上的妖怪,并非如同人们思维中的恐怖、凶狠,而是彷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精灵,有着人类一样的情感,有的还非常可爱。细腻逼真的表情、栩栩如生的姿态,好像在向人类诉说着什么。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实施计划:
1.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对中国妖怪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2.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有关书面理论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 参考文献
[1].(日)水木茂.中国妖怪事典[M]. 井上圆了序.东京.
[2].陈辉.潜议日本妖怪文化之“变”与“不变”[J].前沿,2012.
[3].熊保莹.明代志怪小说中的妖怪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