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雕塑创作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随着表现形式与表现技巧的成熟,各种不同体裁的创作样式逐渐形成,如意象、具象,表现出了不同社会与生活的面貌。在这些体裁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意象类的雕塑,它能够通过创作者的不断推敲在整体上传达出一种精神气质与情感,让观赏者可以通过联想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我喜欢夸张、意象的表现方法,深知“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一道理,在毕业创作的时候,我将目光聚焦到人们的生活。现在的人从小到大都在听着别人的声音给自己的人生划格子:要学业有成,要有一个安稳的好工作,三十岁之前要结婚……好像只有在这个格子里面才被别人认为是幸福的。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曾渴望自由勇敢的生活,只是最后妥协在了平静安稳的人生里。
本次毕业设计我采用雕塑的方式,对我所向往的自由进行创作尝试,主要是想通过夸张、意象的表现方法对我所理解的自由进行雕塑创作。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研究内容:此次创作我将研究重点放在作品的装饰性上,希望表达出一种自由的精神感受。
创作时除了考虑到时间和空间外,整个作品还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来体现出作品的设计感。在技法使用上,通过略带夸张的表现方法来突出主题,使作品干净利落、简练大方。在雕塑语言方面,以偏意象雕塑为基础,创作出具有美感、形式感的作品。
总之,不管是点、线、面的比例组合,还是雕塑的技法和语言上面,都要从全局出发。至于具体如何创作则根据雕塑创作上节奏的应用来确定。节奏是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节奏能达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1、 调查取材法:根据既定主题收集相关素材、拍摄照片等,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筛选,最终选择符合主题的素材
2、 探索分析法:分析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确定自己想要的雕塑效果
3、 研究搜集法:通过搜集有关雕塑艺术的文献整理,领会雕塑创作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
4. 研究方案
1.腾小松《过程与结果:雕塑创作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2.何力平《为雕塑凿七个孔—雕塑语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年。
5. 工作计划
16-17学年第一学期第16周前:确定主题16-17学年第二学期第1周:提交开题报告,启动创作进程
16-17学年第二学期第2周——第10周:完成毕业设计作品
16-17学年第二学期第9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