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情缘》开题报告

 2022-11-14 15:11: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我的这次选题是以人物油画艺术语言为主的课题,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油画起源于西方17世纪,欧洲油画迅速发展,出现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和个人肖像、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等类别。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西班牙画家El.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从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他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和画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

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 佛兰德斯画家P.P.鲁本斯在众多的巨幅作品中运用饱蘸稀薄明亮颜色的大笔涂绘,依照人物的形体运笔,留下自由奔放、多呈曲线的笔触,造成了体态的强烈动势和事情节的戏剧性冲突。荷兰画家F.哈尔斯则运用轻快、灵活的笔触描绘肖像,使肖像具有人物神采未消的生动感,与他偏于表现豪迈、乐观的人物相辅相成。另一个荷兰画家J.维米尔善于用珍珠般细碎的、圆润的笔触描绘处在室内的人物,使画面产生宁静、温暖的气氛。

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围绕毕业创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将研究重点放在作品的“形”与“神”的处理上,通过父亲给女儿梳头来表现一种父女之间的情感,虽然父亲不善言辞,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疼爱之情难以掩盖。由于在具体油画人物作品中,具体形象的“形”的表现,是极为重要的,这种对于具体形象的形的控制与表达,线条是至关重要的。线条可以突出也可以控制与整合整个画面。因此,要让线条这个绘画语言元素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来达到我们想要最终的效果。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究方法

(1)调查取材法:通过初步构思,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想法收集相关素材,拍摄照片,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筛选,最终选择符合主题的素材。

(2)探索分析法:分析一些优秀油画作品,确定自己的画面风格及构图形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易英《刘小东研究》[M],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2.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16年9月2日——10月13日(第一周——六周)

构思阶段——工作内容:1、查阅相关资料。

2、构想作品主题形式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