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开题报告

 2022-09-06 09:49: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的背景

窗体顶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是顺应国际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潮流、实现科学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加强生态空间管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制定出台《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确定了十五大类779块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2%。2012年,苏州市委提出了有效保护四个百万亩。去年年底,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四个百万亩的具体目标,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落实到位。《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将把苏州建设成为自然的、有机的,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总体思路是生态格局修复、城乡环境重塑,将苏州建成国际湿地城市,重现江南水乡、东方水城的特色。

1.2研究的目的

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依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要求,对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进行实地现场调查及分析,明确其存在的问题。二是在研究基础上,根据江苏省以及苏州市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要求提出合理的保护方案及具体的保护措施。

1.3研究的意义

生态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对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红线范围内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区域保护空间要求,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为规划区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主要研究内容

结合《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及《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面临的背景与机遇,结合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的现状,提出完整的区域红线保护规划方案,包括规划目标、保护措施、分区管制与建设引导方向、重点项目等。

规划文本提纲: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的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期限

(四)规划范围

二、规划区概况

(一)区位概况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括

(四)当前规划

三、现状景区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外围

(二)文物保护

(三)山前小广场

四、保护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保护的目标

五、保护的重点任务

(一)外围修缮

(二)加强文物保护

(三)山前小广场整治

六、保障措施

(一)体制机制

(二)人才保障

(三)多元化融资方式

2.2预期目标

①完成实习报告。

②完成设计说明书

③图纸一套,包括:

区位分析图1张、红线划定范围图1张、用地现状图1张、重点项目工程1-2张、功能分区图1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1张。

④阅读英文文献2-3篇,并翻译《InSearchofSymbolicMarkers:TransformingtheUrbanizedLandscapeoftheRotterdamRijnmond》.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3.1研究方法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分析:对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目前生态红线保护状况的相关资料,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外风景区生态保护规划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红线保护规划。

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与我国其他AAAA级风景名胜区的联系与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软件绘图:采用AutoCAD,PS等绘图软件制图。

3.2研究步骤

①2月-3月初:阅读文献,对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实习报告。

③3月初-3月底:确立论文写作的重点,制定论文写作的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④4月:根据论文的提纲及参考文献,完成论文的初稿。

⑤5月:与指导老师仔细讨论,补充完善论文内容;参考老师的指导意见,最终定稿。

⑥6月初:制作PPT,准备答辩。

4. 参考文献

4.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5.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第1周~第3周: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完成开题报告

2.第4周~第5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纸,设计论文详细提纲;

3.第6周~第9周: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规划说明书初稿、基础图纸;

4.第10周~第13周:补充调查资料,修改说明书与图纸;

5.第14周~第15周:继续修改论文,完善所有图纸、文字;

6.第16周:定稿,完成论文的打印、装订,制作答辩PPT,准备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