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对湿地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于湿地的定义众说纷纭,《湿地公约》上把湿地定义为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而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指天然或人工,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湿地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物质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净化水源、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禽赖以生存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的“中转站”:雁类、鹤类、天鹅、野鸭、鹳、鹭、鸥类等大型水禽,都要依靠湿地生存。湿地还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有比较大面积的湿地,气候就会比较温和湿润,植被也会更加茂密,湿地自然风景优美宜人,还可能看到许多水,是发展旅游的首选之地。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是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目前国内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湿地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处于初始阶段。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新的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我们既要大胆实践,又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使之统筹有序,积极健康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1)前期的理论研究:掌握湿地的含义、作用、分类和湿地公园规划的方法;学习与总结国内外湿地公园规划的内容与方法;梳理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历史和现状特征,对太湖湿地公园的现状及其与周边的关系做出分析。
(2)通过对太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前期查找的资料,总结太湖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水体污染、湿地功能退化、基础设施落后等。知悉太湖湿地公园目前的功能分区以及不合理的地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历史演变,经济发展状况,功能分区等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内外湿地公园规划的成功案例,经过整理加工分析湿地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制定出合理的总体规划;
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地分类 (GB/T 24708-2009)》
[2]《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3]《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2010.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一草阶段
第2-4周:文献研究、课题实地勘察、案例参观,撰写文献综述。
第5—6周:构思方案草图,递交一草成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