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中国房地产发展势态良好,城市住宅需求量大,随之,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便成为广而泛的研究课题,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方面的知识。不比以前的庭院生活,现在的人们都居住在公寓之中,防盗门隔离了邻居之间本应友好的关系,故在住宅设计中提供住户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是一个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的趋势。
本人通过对南京周边小区的调查,了解了人们现如今的居住状态、生活方式、生活需求、居住意向和对邻里关系的认知,选择基于和谐邻里空间塑造的组团规划和建筑单体这个课题。在课题中,单体建筑和组团内部的公共空间都进行了详细而规范的设计和考量,学习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学习和理解住宅建筑设计与住宅群规划的相互关系,学习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规划住宅群体的方法,掌握住宅施工图绘制方法,通过住宅单体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一个满足人们内心情感需求的生活环境,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解决良好的邻里空间和建筑单体户型的关系。住户之间必须拥有一定的公共空间,以便进行交流,增进感情。
2.小区组团内的公共景观空间设计问题。小区内的公共休闲娱乐空间是邻里之间交流促进关系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紧张的城市公共环境下,小区内部的休闲娱乐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在如今喧嚣的城市氛围和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急剧下降,即便居住的一个小区,一栋楼,甚至是隔壁邻居,可能都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环境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更看重生活质量。居住区及住宅也不再只是遮风挡雨的地方,而是享受生活的温暖港湾,对居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人们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故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楼设计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遵循自然原则,为了规划出更和谐的组团,设计出更为合理,通过查阅诸多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如下:
1、朱家瑾主编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全书内容分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两大部分,主要包括:居住区规划的演变与前瞻,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住宅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住宅用地、公共用地、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公共绿地等规划设计,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竖向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实践成果展析,实例及管线工程综合概述等。
4. 研究方案
本设计方案首先根据地形及周边已有建筑和道路等的现实状况、居住组团的规模拟定居住组团内的出入口位置及数量,继而从户型着手,在严格控制户型比及容积率的基础上,设计住宅单体户型间的组合、住宅外立面以及多层和小高层住宅的分配。接着,综合考虑日照间距、消防要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组团的整体规划设计,包括多层和小高层单体建筑的位置、组团级道路、宅前道路、地下停车库(包括地下停车库出入口的位置、坡道等)等的规划设计,继而深入进行住宅单体的设计,从户型开始,充分考虑了邻里之间的交流,所谓的公共空间是两家住户的休闲阳台,休闲阳台紧密相连,而生活阳台则相互独立,保护了住户之间的隐私。小区内采用人车分流,方便住户在小区内散步交流。在景观的设置上,有相对公开的广场,也有相对私密的亭子,也为有孩童的家庭提供了儿童娱乐场所,充分考虑了住户的需求,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
5. 工作计划
第1周第2周(2015年3月2日至3月13日):修改完善住宅群组团规划设计方案、住宅楼单体设计方案;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第2周(2015年3月13日)前完成并上传系统。第3周第5周(2015年3月16日至4月3日):放大平面、立面、剖面设计,交图。第6周(2015年4月6日至10日):楼梯大样设计、外墙大样设计,交图。第7周(2015年4月13日至17日):编制施工说明、门窗表,期中检查。第8周(2015年4月20日至4月24日):总修改,整理设计成果,打图。第9周(2015年4月27日至5月1日):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撰写并提交所有实物成果的第一版,提交时间为2015年5月1日。第10周第11周(2015年5月4日至15日):毕业设计展览准备;完成所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相关工作,提交时间为2015年5月15日前)。第12周(2015年5月18日至5月22日):完成毕业设计硬件或图纸验收、论文评阅、答辩资格审查及规范化检查等工作。第13周第14周(201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毕业答辩评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