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开题报告

 2022-11-27 13:57: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出现,不但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人们思考世界和彼此互动的方式在心理学领域,个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大量关注。然而,大部分研究更关注个体的消极网络行为,如网络成瘾、网络欺诈等,忽略了对积极网络行为的探讨。网络利他行为是积极正向网络行为的典型体现,主要是指支持、指导、分享、提醒等有利于他人,并且行为者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愿行为,这些行为有时还需要助人者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

在影响网络利他行为的因素中,个体的共情是非常重要的。共情指个体感知或想象其他个体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其他个体感受的心理过程。共情可以帮助个体理解他人,因此,共情是网络利他行为产生的前提。根据 Batson“共情-利他”假说,高水平共情的个体会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情绪共鸣,这种情绪的强度越大,个体的助人动机越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至少10篇中外文献,了解共情、网络利他行为和道德认同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

(2) 构思研究思路,提出论文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问卷研究

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颜志强, 苏彦捷. 共情研究主题的变化——来自文献计量学的证据[J]. 心理科学,2017,40(3):699-707.

(2)潘彦谷,刘衍玲,冉光明,雷浩,马建苓,滕召军. ( 2013).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 共情的进化.心理科学进展,21 ( 7 ) ,1229-1238.

(3)李佩轩. 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年3月19日之前,查阅相关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2022年3月26日之前,下达英文论文的翻译任务。

(3)2022年4月23日之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选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采集并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之上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和英文论文的翻译任务,并及时填写论文指导记录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