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文化内涵开题报告

 2022-07-29 14:21: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代的女性形象不仅是一种商业符号,更是成为代表社会文化的符号出现在各类广告中,甚至被称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对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设计与研究也成为广告设计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女性主义思潮和理论的出现,改变了社会中的女性观念,带来了女性思想上的解放,加深了大众对女性更深一层的认识,也为女性广告形象设计开辟了新的视角,并推动其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析之前女性主义理论较少涉及的广告这部分,运用批判性的女性主义分析现代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以充分的案例分析来证明长久以来广告中女性形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塑造设计广告女性形象的途径,探寻广告女性形象发展的新思路。

写作提纲:(一)概述中西方的女性主义的思潮和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女性主义对广告中女性形象设计产生的影响。

(二)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探析广告中女性形象存在的一些问题: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从属化现象、女性广告形象的传统化、广告中女性形象的#8220;对象化和商品化#8221;以及女性形象在广告运用中的色情化,并研究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在西方,20 世纪 60 年代的第二次女权运动高潮后,特别是在学者 Joan #8226; W #8226; Scott在七十年代首次提出#8220;社会性别#8221;概念之后,紧跟着就有大批的学者对广告中的女性问题进行研究。

对此研究的相关论著有:(1)英国米兰拉#8226;弗里克、詹妮弗#8226;霍恩斯比的《女性主义哲学指南》由处于女性主义学术前沿的哲学家完成,他们一道证明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内在于哲学探索中的激进精神所具有的知识价值。

(2)凡#8226;祖伦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描绘的妇女受众的收讯研究,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的理论,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女性主义与媒介、女性主义与文化关联的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文献检索。

通过网络检索系统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集阅读相关文献,分析其中论点,以此来寻求论文的研究思路。

(二)调研并搜集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雷启立.我们在广告时代的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于东晔.女性视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佟新.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李银河.女性主义[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约翰#8226;沃克、朱迪#8226;阿特菲尔德设计师与设计的历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7.朱琳.体验广告的魅力解读[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3). 8.童慧刚.试论现代广告创意与传统伦理文化[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 9.段小莉.女性:弱势的群体[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10.孙燕.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J].中州学刊,2004,(9). 11..杨海燕女性性别的自我指认与迷失[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0. 12.戴亚芳.大众传媒传播社会性别观念的政府规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3.赵黎.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再现[D].郑州:郑州大学,2007. 14.魏茹冰.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15.川丁艳.网络传播中的女性角色弱化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