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习惯,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同一个译者在进行不同诗歌翻译时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不同的译者进行同一首诗歌翻译时也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查阅了“直译”、“意译”的翻译思想(最早出现于古代汉朝佛经翻译时期),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清末《天演论》中“译例言”),傅雷的“神似”说(1951年9月《高老头》重译本序),钱钟书的“化境”说(1981年《林纾的翻译》“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郭沫若提出的“风韵译”(1920年《lt;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gt;附白》),王佐良的选材观(1989《翻译、思考与试笔》)以及许渊冲的“三美”、“三化”、“三之” 论等众多翻译学术理论后,对许渊冲教授在1979年3月2日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发表的“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这一翻译理论感受颇深。以上论述论证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资料佐证,给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学术及理论支持,使我在探索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得到翻译美学的有利借鉴。我将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毕业论文。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和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共同属性。由于各自民族价值观相左、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以及感情表达之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概念,相同内涵因而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音韵上,汉语古体诗歌讲究平仄和尾韵,英语重视首韵和尾韵;形态上,汉语古体诗字数确定,对仗工整,英文诗节律平衡,元音辅音交错;语义上,汉语意合,英语侧重形合。本课题就是运用文化语言学、翻译学,音韵学等理论从音美、形美、意美视角对相同英文诗歌的不同汉语译文进行比较研究。
文大概提纲为: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采取分析、对比、归纳的研究手法,搜集诗歌的音韵、含义及形态结构的结合个人的语用翻译理论的知识以及语言学知识,从“音美、意美、形美”视角出发,对英文诗歌不同中文译本比较。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amp; Lefevere, 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58.[2]Clare, C.Q. Language Ambiguity: A Curse aid a Blessing[J]. Translation Journal, 2013(10):4.[3]Shelley, P.B. A Defense of Poetry and Other Essays[C]. Charleston: Create 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2:36.[4]Wain, J. The Pardoner's Tale[M]. NewYork: The Viking Press,1979:114.[5]Bassnett, Susan (1988).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6]Bassnett-McQuire, Susan (1980).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Methuen and Co.Ltd.[7]Herbert A (1898). 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 London: B. Quaritch.[8]H. W. Fowler (1965). 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9]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18.[10]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J].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67.[11]雷业洪.何其芳诗歌定义管窥[J].社会科学研究,1984(6):81-84.[12]刘安军.从《大风歌》的翻译看许渊冲的三美论[J].琼州学院学报,2010(4):4-5.[1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27.[14]张智中.毛泽东诗词英译比较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5.[15]朱徽.中英比较诗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318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
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意识形态与翻译的关系探寻——以《一九八四》董乐山译本为例开题报告
- 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中的救赎精神Salvation Spirit in Maugham’s The Moon and Sixpence and The Razor’s Edge开题报告
- Interpreting the Character of Tom in The Great Gatsby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汤姆开题报告
- 从同一理论视角解读艾玛•沃特森的联合国演讲开题报告
-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Doris Lessing’s The Fifth Child 浅析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中的女性主义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udanting in Britain and America开题报告
-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Xixiangjis English Translators and Their Soci-Cultural Motivation开题报告
- On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RCEP开题报告
-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English Majors Cultural Confidence : Taking the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USTS as an Example开题报告
-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and Causes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the Short Video of “Li Ziqi” as an Example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