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以顺丰冷运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30 14:47: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也因此对于食物等方面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冷链物流应运而生,虽然我国物流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高度,但是对于冷链物流来说,还处在起步的地方,还需要不断实践和发展。

1、创建专业化的运输体系,可以提高效率。在初期阶段,很少企业选择去建造专业化的冷链运输系统,一方面是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技术不达标,市场的需要量还没有足够多到吸引他们花费大成本去投资,因而在运输途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物品发生腐败、破损等问题,为客户带来不便,也使企业难以获得可观效益;而专业化的系统可以让企业更加集中注意力在这一方面,从而能够降低物品损坏率,与客户达到共赢。

2、合理选择适当的冷链配送中心,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对于物流运输企业来说,仅仅只有一个仓库是不可能的,他们往往需要在全国各地建造大型配送中心来完成各种运输任务。冷链物流同样如此,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配送中心的建造,从而实现对一定区域的合理的物流运输安排及货物周转,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摘要:如今,人们变得开始追求更高质量水平的生活,因而对于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其中的很多都需要冷链物流系统参与到其中。在整个冷链系统中,供应商、零售商等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中间流通环节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本文以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概念为基础,通过检索相关的中外文文献,查找与选址相关资料,选定一个地区,提出合理的配送中心选址。

正文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简要概述研究背景及意义, 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对于冷链物流及配送中心选址都较早的进行了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有着较好的基础,经过不断的发展,使得冷链技术在如今相当成熟。Xinqing Xiao,Qile He,Zetian Fu,Mark Xu,Xiaoshuan Zhang等(2016)[1]提出要开发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与压缩发送相结合的冷冻水产品监控系统,从而提高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保障。而在选址方面,Gong Yan-cheng(2008)[2]提出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解决配送中心多设备选址问题,得出设计出两步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获得最佳选址。Zhang Tao,Xin Li,Bo Huang等(2014)[3]则提出可以考虑配送时间然后采用LP模型确定选址位置,并且通过研究发现,选址时的时间成本对于选址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应加以考虑。

而国内的冷链物流和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由于发展较晚,研究时间较短,因而和国外的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冷链运输所需要的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相应的法规政策也不够全面。但近几年我国对于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有较多的学者进行了探索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1、基于冷链产品的易腐败特质,李晓昆(2018)[4]提出用综合总费用最低模型,运用近似算法求解最优值;而刘守臣(2018)[5]则提出用物流成本及服务水平作为目标函数,构建配送中心多目标优化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1—2022-11-10:检索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并结合以后的发展规划,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最终确定论文题目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以顺丰冷运为例。

2、2022-11-11—2022-11-30:检索冷链物流及配送中心选址相关概念,查找顺丰冷运在这一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写出开题报告并通过指导老师的审核。

3、2022-12-1—2022-12-31:通过检索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思考,完成外文文献翻译和文献综述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Xinqing Xiao,Qile He,Zetian Fu,Mark Xu,Xiaoshuan Zhang. Applying CS and WSN method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frozen and chilled aquatic products monitoring system in cold chain logistics[J]. Food Control,2016,60.

[2]Gong Yan-cheng. Multi-facility location model with timeliness constrains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s[P].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2008. ICAL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8.

[3]Zhang Tao,Xin Li,Bo Huang. Distribution Center''s Decisions in E-Commerc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Delivery Time[P]. Computational Sciences and Optimization (CSO), 2014 Seven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2014.

[4]李晓昆.腐败率线性可变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6):79-81.

[5]刘守臣.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冷链物流配送研究——以福建自贸区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01):42-47.

[6] 张敏.山东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31(02):92-94.

[7] 刘育玲.福州市果蔬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08):122-126 133.

[8]宋华岭,黄延萍,张漪,姜咪.生鲜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以烟台樱桃配送中心为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8,32(03):48-54.

[9]王昊翔,蔡一鸣,谢宬.基于双层模型的医药品冷链物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2):71-73 76.

[10]苑敬云,王玉红,闫永平.冷链物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3):22-23.

[11]李秀玲.基于电子商务环境分析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经贸实践,2017(12):165.

[12]陈淑童,王长军,刘泳.考虑时效与货损的多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流量分配仿真[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03):436-442.

[13]罗丹,吴佳琳,李化.基于PGSA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12):126-130.

[14]殷月.基于免疫优化算法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技术,2016,35(07):76-79.

[15]朱杰.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离散选址模型研究[J].科技广场,2016(08):160-16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